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竞赛及获奖

参赛感悟 | 高顿教育名企挑战赛

日期:2023-04-12 09:20资料来源: 点击数:

高顿教育名企挑战赛由高顿教育主办,旨在为高校大学生培养商科意识和商科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业和时间,并为未来职场积累实操经验和职业技能的一场启蒙性的商业大赛。比赛内容围绕着经济、商业、科技等内容进行设题,要求参赛者用文字报告、pptpresentation等形式回答问题。

赛事流程以区域为划分依据,分为线上初赛、线上复赛、城市复赛与区域决赛四场比赛。我校四名大一学生(商学院张健、陈梓宏、蔡婉彤以及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王家君)组成的高顿商赛队伍,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大学等大湾区各所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最终成功取得城市复赛资格,并获得了大湾区赛区第四名的佳绩。以下是参赛成员在这次比赛中的收获感言。


团队成员:张健(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22级财务管理1班)

我们初次参加商赛,选择了名企挑战赛作为起点。从2022年末到20232月末,我们成功晋级到城市复赛,最终止步于大湾区四强。尽管只差“一名之遥”,我们未能进入决赛,但回顾这一段经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首先最大的收获是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我们学会了分析案例、拆解问题,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并基于这些分析撰写商业报告。这一点得益于陈昊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写出逻辑清晰、规范且有说服力的商业报告,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内容和模型。

其次,比赛训练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开始能够针对于数据背后产生的原因发出质疑,并讨论找出相关解决方案。

最后,比赛对提高我们团队的默契度也有很大帮助。我们组织了无数次的小组会议,进行了无数次头脑风暴,也经常在ddl前一起熬夜对方案进行修改,这使得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虽然我们未能进入决赛,但这次比赛经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让我们提升了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等重要技能,这些技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都将大有裨益。


团队成员:陈梓宏(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22级市场营销1班)

作为以四名大一学生组成的团队成员之一,这是我们参加的第一个大规模和正式的商业比赛。一路从初赛、复赛再到最后止步于大湾区四强,收获颇丰,但也为仅一步之遥就能进入总决赛而感到遗憾。

回忆整个过程,历时2个多月,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无到有地认识到了什么是商赛以及如何打商赛。

商赛是一个你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的比赛,它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比赛,它的赛程很长,普遍来说都是34个月的时间,所以对于时间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团队在一开始就对整个赛程各个部分的时间进行规划,但也因为经验的不足,我们在一次交稿时忙到了凌晨5点。

其次,对于一个没有接触过商赛的人来说,相较于后面的复赛,初赛是我认为比较难的环节,因为这个时期需要你从书本之外大面积地学习商业知识,了解整个行业情况,也需要学习如何撰写一份商业报告,如何对企业数据整理分析,并基于此为企业提供实质性建议。知识很繁杂,学习也偶有疲惫,但更多的是充实。

最后,特别感谢一下商学院的陈昊老师,感谢她一路上的耐心指导!


团队成员:蔡婉彤(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22级国际商务1班)

建议:

1. 团队合作很重要,注意合理分工,及时沟通

建议在组队时找性格互补、技能互补的成员。比如我性子比较急,他们会比较温和,做事的时候会拉着我一点,让整个队伍更稳;但偶尔有大家都想“摆烂”的时候,我就会跳出来拉着大家往前。除此以外,准备过程中肯定会有争执,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沟通,明确一点:成员之间提出异议是为了让整个队伍交出的作品更加高质量,而一个好的作品需要的是组员之间无数次的idea碰撞和打磨,所以一定要重视discussion(当然语气也不要太差)。

2. 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并认真执行

几轮比赛时间都安排得非常紧凑。第二轮比赛时间和期末复习周冲突,第三轮比赛时间和军训冲突。为了过程中更好地备赛,在每一轮开始前我们都会综合每个人的时间安排做好整体备赛的日程安排,安排好整体进度条与每天大致要做的事情,让备赛过程更加流畅,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冲突,提高了效率。规划好后如何执行也是个大问题,感谢我的组员和我自己,都有着强大的执行能力,就算偶尔有所懈怠也会互相提醒。

3. 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复杂问题及时询问指导老师

商赛考察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过的知识点,需要自己去检索相关的经验分享和教材教程进行学习。在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询问指导老师,老师知识储备丰厚,往往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作品的问题,可以省去非常多瞎琢磨的时间。在这里特别感谢一下陈昊老师,她的耐心指导真的让我们学到了非常非常多东西!

收获:

1. 锻炼沟通能力

最终的pre环节、报告文字陈述环节以及准备过程中都需要和评委以及队友进行沟通,怎么清晰、简短、有逻辑地把复杂内容表述出来是我在比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2. 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并不断深化认知

大一上其实我们也还没学到什么比较深的知识,只有基本框架和几个模型。于是在初赛的初稿上我们就把学到的模型进行堆砌(不要学!)。非常感谢陈昊老师的耐心教导,帮助我们理清了不同模型之间的运用及逻辑关系,在后面的两篇报告中我们也按着这种思路对模型和方法进行运用,深化了对书本知识的认知,也交出了两个较为出色的作品。在本学期的专业课学习中,我也有意识地不断审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参赛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对知识加以思考和应用。

3. 倒逼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刚上大一,对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的了解、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如何搜寻行业资料的掌握程度都非常有限。但是比赛过程中会倒逼着人去学习,比如复赛的题目是对一家公司进行成本分析,对我们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但还是连夜找到相关书籍及教学视频进行学习,最后交出了一个高分作品。虽然过程很累,但是收获了很多新知识的感觉非常充实。


团队成员:王家君(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22级微电子1班)

高顿商赛是我们这一团队的初次比较正式的商赛,它的比赛周期是相对较长的,有两个月之久,特别尴尬的是最后比赛时间与我们学校的军训时间有了冲突,只能每晚训练完之后挤出时间去进行备赛。虽然我们最终止步于大湾区四强,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历程。

回顾这一段比赛经历,收获也颇丰。首先就是我的总结和沟通能力,我并不是文科专业,但我们团队都是很有想法的人,当头脑风暴时各种犀利观点和崭新的词汇碰撞在一起时,需要我快速内化观点并简洁、高效的输出自己的想法,在不断思维的碰撞中,我的总结和输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其次就是我的时间规划能力。我们的备赛时间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讨论出足够犀利且逻辑完整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开始的凌晨5点才出稿,到后来2个小时就讨论出论文框架和主要观点,这场比赛已经让我们的时间规划能力和把握重点能力有了不小的进步。

最后就是执行力。虽然备赛的时间短,但需要准备的内容可不少。短时间、高要求,不断打磨了我们的执行力,让我们进行了一次蜕变。

这场比赛虽然与我的专业没有很大的联系,但还是让我收获良多,也拓宽了我的视野,相信这段经历会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当中。最后想特别感谢一直帮助我们的陈昊老师,真的非常感谢她这一路的耐心指导和帮助。   

图1-4. 团队成员荣誉证书

图5. 团队项目文稿展示


图6. 小组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陈梓宏、张健、蔡婉彤、王家君)




图/文:王家君、陈梓宏、蔡婉彤、张健

审核:陈昊



关闭